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10年,在院领导的带领及支持下,经过10余年发展,现已成为青海省急危重症博士研究生培养点、青海省重症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青海省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青海省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青海省ECMO救治中心、江苏省重症联盟常委单位、重症超声联盟培训基地、青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院级重点学科、青海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在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在建)。 科室设有床位35张,共有医护人员96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0人,硕士9人,在读博士生1人。医、护、病床比例约为1:4:2,配比合理。配备有进口呼吸机、电子支气管镜、便携式床旁彩色超声仪、血液净化治疗机、体外膜氧合机(ECMO)、PiCCO及Swan-Ganz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血气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在重症诊疗中各个系统均具备领先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我省危重病人的抢救水平,提高了本专业在国内的影响力。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每年收治患者约2000-2600例,其中APACHE II评分≥8分的患者占到半数以上,在疑难危重症病例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省内有明显的专业优势,近几年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目前开展ECMO治疗100余例,生存率达47%,多次至省人民医院、青海省交通医院、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青海红十字医院、青海省心脑血管专科医院、西宁现代妇产医院、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行ECMO治疗并转运至我院。在发展自身同时,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也在不断的帮扶基层单位,带着优势技术下沉走基层,至今已至海东市、互助县、化隆县、循化县、民和县、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大通县、玉树州、果洛州、格尔木市、德令哈市等多家医院帮扶交流,获得基层医护人员的高度认可,并且在今年与格尔木市人民医院、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海东市第一人民医院、海西州人民医院搭建形成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对基层单位进行技术与学术指导和帮扶。科室常年承担省内各医院危重患者的抢救与转运工作,占到年收治患者数的1/2~1/3。并且每年在省内举办青海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等年会、重症超声技术培训班、机械通气规范化培训班、血液净化培训班、ECMO培训班、重症医师临床思维训练营,并举办各种类型病例大赛,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医生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及讲课技能,以上均获得省内医护人员的高度评价。
在科研方面至今承担并参与青海省科技厅及省卫生健康委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中文论文及SCI 30余篇,获得科技成果5项。完成专业论著多部,其中主编《高原重症医学》一书,极大程度上帮助了高原地区重症医师开展临床诊疗工作,提升日常诊疗水平。学科负责人甘桂芬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把体外膜肺氧合技术首次引入青海省,造福于广大人民,同时引进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邱海波教授团队、北京协和医院王小亭教授团队,极大推动了我省重症医学领域的发展,提高我省重症医学诊治水平。作为救治高原人民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凭借精湛的医术挽救了众多患者的性命,提高了我省重症医学领域的救治水平,同时高尚的医德和细致入微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使得患者满意,还多次获得荣誉称号及表彰。
近些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做出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鉴于他们出色的工作,近几年科室主任甘桂芬先后被评为“青海省名医工作室”“青海省昆仑英才·领军人才”“青海省三八红旗手”“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成员”,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我们日后工作更加努力做出的要求。